十一月九日,李世民率部北上,兵發巴西。
因為之前屢屢受挫,薛收便建議李世民,既然不能跟明軍相耗,倒不如主動出擊,尋求決戰的機會。
畢竟現在綿州的唐軍較之明軍,在數量上並不處于弱勢。可若是川北失守,各處明軍將蜂擁而至。到時候就算擊敗了黃明遼,整個巴蜀亦無險可守,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明軍,除了覆亡,再無其他可能。
薛收還有一點沒好說,玄甲軍固然厲害,可是對面明軍的騎兵也不弱于玄甲軍。黃明遼不動,唐軍還能主動出招,可若是明軍騎兵四出,從龍泉山以西不斷地襲擾成都,唐軍不敗,也要敗了。
李世民思前想後,最後同意了薛收的建議。
李世民不得不承認,是自己之前小覷了黃明遼。
從萬安到巴西,差不多隔著七十里。李世民很快便趕到龍安水(今四川省安昌河)南岸扎營。
巴西城在涪江以東,三面環山,一面環水,地勢險要。而龍安水在巴西城西面匯入涪江,其南北皆是山嶺,中間是一道狹窄的沿江平地,最窄處不到三百步,只有靠近涪江的位置在稍微寬敞一些。
李世民趕到龍安水南岸,已經在黃明遼面前了,可是黃明遼仍是不動。
李世民有些弄不明白了,他已經來了,求著你來打了,可黃明遼仍是不動,難道真要如此地耗下去。
李世民等了兩日,每日都派人前往巴西城搦戰,可是仍是一無所獲。黃明遼似乎是打定了主意,把龜息大法用到極致。
李世民只得派出玄甲軍,四面突襲明軍糧道,以給黃明遼壓力。
眼看李世民拿出王牌部隊,黃明遼終于不裝死了。他命令全旭,集中右靖衛全部騎兵,沿著涪江向北出擊,尋找和玄甲軍決戰的機會。
黃明遼還特意叮囑全旭,此戰不要怕損失,哪怕是將右靖衛的騎兵全部消耗光,只要能重創玄甲軍,也是值得的。
明軍沒了右靖衛的騎兵,還有右屯衛、右武衛的騎兵,但唐軍沒了玄甲騎,就再也沒有主力騎兵了。
此時玄甲軍經過多次的消耗與補充,只剩下三千人,主將是獨孤彥雲和公孫武達、杜君綽、鄭仁泰四人,其中鄭仁泰負責護衛李世民,沒有一同出擊。
玄甲軍北上之後,便直奔昌隆(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彰明鎮)。這里是巴西北上漢中的必經之路,也是從劍閣往巴西運糧的中轉站,佔領此地,便可以卡斷明軍的物資運輸,徹底堵住明軍的後路。
獨孤彥雲很快到達昌隆,本以為要經歷一場大戰,但出人意料的是,明軍並未在此布置重兵。除了留用了幾個原李唐官吏,然後改換了一下旗幟,此地跟之前沒有任何的區別。
獨孤彥雲到了昌隆之後,地方官便立刻改旗投降,使得唐軍不費吹灰之力,便佔領了昌隆。
獨孤彥雲一直覺得很詫異,甚至直到佔領昌隆後,還以為這是明軍設下的陷阱。
不過最終是虛驚一場,但這更讓獨孤彥雲狐疑了,明明昌隆縣的重要性,所有人都可以看出來,可為什麼明軍不派遣重兵,駐防此地。
難道明軍將領都是傻子不成。
可很快,就有人解釋了這個問題。
就在獨孤彥雲佔領昌隆之後的第二日,斥候傳來消息,明軍騎兵沿著涪江河谷直逼昌隆而來,離昌隆不到二十里。
獨孤彥雲麾下都是騎兵,自不能打守城戰,于是便全軍齊出,在城西列陣。昌隆縣城東靠大山,西臨涪江,只有涪江對岸地勢開闊,便于騎兵一戰。
等明軍越過桃花山口,就見大批的唐軍嚴陣以待。
大戰一觸即發。
明軍騎兵和關隴騎兵是騎兵發展的兩個分支。
在黃明遠之前,騎兵更強調個人的騎術和戰斗力,是「涼州大馬,橫行天下」,講究沖擊力和爆發力。後世都認為草原騎兵最精銳,其實騎著河湟馬的涼州騎兵,才是最能打的軍隊。騎兵作戰一般是分散開來,以較為稀疏的隊形進行沖擊,相互之間,拉開作戰空間。
而明軍騎兵,則更講究嚴密的組織和鋼鐵一般的紀律,其牆式沖鋒,最大限度的彌補了士兵的騎術能力的不足,所以黃明遠可以用矮小的蒙古馬組織起這麼大規模的騎兵。
李世民在明軍內部待了很久,深習明軍騎兵的戰術規則。他其實也認為老師是對的,只有如此發展,才能使騎兵完成規模化,否則哪里找那麼多好的騎手。
不過玄甲軍數量不多,且都是他從老兵中挑選出來的。 這些老兵多來自于關中、關西,擅長騎射,戰斗力極強。
李世民擔心牆式沖鋒削弱了這些老兵的單兵戰斗力,因此雖然也如明軍一般進行組織、訓練,加強紀律性管理,但仍求強調了騎兵的單兵作戰能力,最終跟明軍騎兵還是有所不同。
很快,雙方的戰斗打響。
獨孤彥雲眼看明軍遠道而來,不等對方立住陣腳,便下令全軍出擊。
他將騎兵一分為三,左右兩翼前出,攻擊明軍騎兵的側面,而他則親率主力騎兵,從中間打開缺口。
此時唐軍騎兵的數量是略遜于明軍的,可獨孤彥雲對玄甲騎極為有信心,因此並不在意。
眼看唐軍殺來,全旭也是不慌不忙,雖然他已經來不及列陣。
全旭手下三個營的騎兵,差不多三千多人。他命令旗手搖動大旗,最前面的四十五營立刻以團為單位,橫成一列,然後慢慢加速。緊接著其余各旅各團,皆是如此,跟著最前面一團的身後,列成隊列。
幾乎是轉瞬之間,四十八營的千余騎兵,已經橫成了八九列的縱隊,相互之間,極為緊湊,左右之間甚至不怎麼留縫隙。
因為隊形緊密,眾人的速度也不快,主要還是保持隊形。
此時離著對面的唐軍只有不到二三百步的距離,第一排的騎兵才開始月兌離大隊,平舉長矛,進行加速,而他們身後的騎兵,也依次有序進行加速,前後排開始保持一定的距離。
很快,雙方的騎兵就撞在了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