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晉楚爭霸五次主要戰爭中,雖然晉國在城濮之戰、穎北之戰、鄢陵之戰、湛阪之戰等戰役中先後擊敗楚國。
並先後在晉伐蔡攻楚破沉之戰、焦夷之戰和湛阪之戰等戰役中攻入楚國本土,迫使楚國不斷退卻。
但中原各國連經戰火之苦,疲困不堪。
公元前546年,由宋國出面促成晉、楚之間的弭兵大會,與會中原各國,共晉、楚、宋、魯、衛、陳、鄭、曹、許、蔡等十四國參加,諸侯奉晉、楚兩國為共同霸主,平分霸權。
即原來晉、楚各自的屬國,變成晉、楚雙方共同的歸附國,對晉、楚同樣要盡義務。
《最初進化》
晉楚兩大國雖然犧牲中小國家的利益,互相瓜分霸權,形成了表面的均勢,但各國也得以免去連年征戰之苦。
弭兵之會後,晉楚表面大體對中原各小國平分霸權。
大國中稱霸東方的齊國依舊朝晉,稱霸西部的秦國與楚國仍為盟國,晉國總體上佔優勢。
現在,楚人敢于扣留蔡侯,這本身就是在挑釁晉國的一種行為。
因為蔡國不止是楚國的屬國,也是晉國的屬國。
晉國豈能任由楚人欺負自己的小弟?
姬午剛想順勢答應下來,不料坐在下首的趙鞅,卻是站起身,朝著姬午作揖道︰「君上,臣以為不宜聯合諸侯,對楚國動兵也!」
「晉、楚,皆為霸主大國,地方圓數千里,兵車數千乘,我晉國雖可為蔡侯伸張正義,以尊王攘夷為旗號,聯合天下諸侯伐楚。」
「然,豈非破壞弭兵之會後,幾十年來之不易之和平?」
「楚人扣留蔡侯之舉,固然為世人所詬病,然楚國並未盡喪人心。晉楚兩國爭霸百余年,互有勝負,我晉國雖始終佔據上風,然楚國卻不弱反強,有大國之力!」
「是故,此一戰,定會使晉楚大戰,恐難善了!」
一听這話,姬午又陷入猶豫當中。
收過伯賄賂的中行寅,則是再次據理力爭,道︰「趙子此言差矣!」
「楚,乃蠻夷也。今又無端扣留蔡侯,勢必引起諸侯公憤,由此可見,楚人已經道義全無,人心盡失,我晉國聯合諸侯一起伐楚,可進一步削弱楚國,穩固霸權!」
「天下,也只有我晉國這一霸主大國,得無異乎?」
趙鞅皺著眉頭,瞥了一眼肚滿腸肥的中行寅,眼中閃過一抹不屑的神色。
對于中行寅收受伯重金賄賂的事情,消息靈通的趙鞅,又如何不知?
更何況,在伯朝見晉公姬午之前,已經是逐一拜訪過晉國六卿的。
伯曾試圖賄賂過趙鞅,使後者答應同意晉國聯合諸侯,一同出兵伐楚之事,只是被趙鞅嚴詞拒絕。
真不知道,伯的賄賂,六卿當中,已有幾人收下?
看見國君姬午遲疑不決的神色,趙鞅又道︰「君上,晉楚戰端,切不可輕啟。」
「再者說,臣听聞吳君已經率吳、徐、鐘吾三國聯軍五萬人,相繼攻取楚之桐、舒、巢、鐘離,大敗楚軍,一路勢如破竹,想必吳國若是願意以所佔之地,作為條件,逼迫楚國交出蔡侯,楚人定然應允!」
听到這話,作為吳國的典客,伯不動聲色,臉上依舊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樣,實則心里已經將趙鞅罵的狗血噴頭。
正所謂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。天下壤壤,皆為利往!
有識之士誰不知道,吳國固然打著為蔡侯伸張正義的旗號,出兵伐楚,但真實目的只為從楚國身上撕下一塊肉來。
讓慶忌放棄自己所攻取的十多座城邑,以此來交換蔡侯?
打死慶忌都不可能干!
恐怕,即便是自詡為「仁義霸主」的宋襄公,都不能干出這樣的蠢事。
對于吳楚兩國鏖戰,晉國是喜聞樂見的。
但是,一旦讓晉國參與其中,幫襯著吳國伐楚,晉人如何願意?
諸如趙鞅、韓不信、中行寅等晉國六卿,心里跟明鏡似的。
吳國這般大舉進攻楚地,又想拉上晉國與一眾中原諸侯,其目的是為減輕伐楚之吳軍的壓力,迫使月復背受敵的楚國屈服而已。
但,六卿豈能讓慶忌如願以償?
誰都不是傻子!
吳國雖是晉國的小弟,可一旦削弱楚國削弱得太厲害,吳國一躍取代楚國,成為南方的霸主大國,有了跟晉國分庭抗禮的實力。
晉國這不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?
這般驅狼吞虎之事,實在值得晉國六卿深思。
此時,伯看見中行寅居然三緘其口,不再反駁趙鞅的主張,心中不由得暗罵。
酒囊飯袋!
中行寅收了伯不下一千兩黃金的賄賂,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,價值連城,居然不干實事?
正所謂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。
中行寅這廝,真是為我們這種貪婪成性的佞臣丟人!
看來,眼下只能親自出馬。
伯的眼神堅定下來,隨即上前,朝著陛台上的晉公姬午朗聲道︰「晉公,若晉國不願號召天下諸侯,尊王攘夷,一同伐楚,以此維護諸侯之尊嚴,也罷!」
「吾君上之意,若晉國袖手旁觀,不願挑起尊王攘夷之重擔,我吳國當遣使于齊、魯、宋、衛等中原諸侯,召開會盟,約齊侯為方伯,一道伐楚亦然也!」
此言一出,頓時滿座皆驚。
吳國真的要這麼干?
要知道,齊國雖時常遣使入晉朝拜,尊晉公為方伯,但齊國的國力同樣強橫,雄霸東方。
齊國在諸侯中的名望亦是不容小覷的,僅次于晉國。
吳國若是爭相告走,撇下晉國,約齊侯為方伯,聯合天下諸侯伐楚的話,也照樣可以。
這恰恰是晉人最為擔心的事情。
至于齊國,想必是喜聞樂見的,畢竟主導一次諸侯會盟,能極大的提高齊國的影響力,說不定還能借此跟晉國分庭抗禮。
「貴使稍安,勿慮也。」
姬午和顏悅色的寬慰一句,隨後又環視一周,將目光放在中行寅、趙鞅、韓不信、魏侈、範吉射、智躒這晉國六卿的身上,問道︰「二三子以為,晉為方伯,聯合諸侯伐楚之事,可否?」
姬午的這番話,是讓晉國六卿表決一下。